中华文化思想之精粹归根结底大约有三万余字,其中《论语》一万五千余言,《周易》五千余言,《孙子兵法》六千余言,《道德经》五千余言。这四本书乃是撑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四柱。柱子内便是从古至今的各类学说。有位老师跟我说过:为学者,若不通四书,不晓五经,不识庄子,不观道德,庸才尔。所以几经思索,立志求读《道德经》。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是夸谈。读书不易,尤其是读古籍,古文言太深邃,虽能知其颜,却不明其意。只能大量翻阅古籍,查经对典。但每当能找到共同点时,往往拍案叫奇,喜极而泣。在后继续更深入的阅读中,犹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思想宏大,超脱凡俗。
在《道德经》中论述的核心实则就是道,也称大道。道是什么?老子说,它是万物之宗,与之同理,宋明理学也有“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”这一类似的说法,当然这是后话了。道可道,非道也。我粗浅地认为或许大道类似于天理都是一种万物运行的准则,意即那种不可看见不可言明的,只能自己慢慢参透与领悟。道似虚而实,老子认为的道而不刚,柔则温暖充盈着世界,遍布天下,从而柔劲凝成不可破的准则制约引导着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的运转着。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。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这便是一种无形的道。政治上如果仁德,人民就淳朴忠诚。政治阴暗刻薄,人民就狡猾、抱怨。
《道德经》有道便要有德,道与德紧密相连,方可成就道德。在我们常人所以为德是伦理道德,这是很笼统的,德是一种抽象的事物。要想真正了解什么是德,得从道与德的关系入手才能得到最好的答案。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一章和第五十一章分别是这样描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:在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意思是最高、最完美的道德,最终是是以天道为终极追求和信仰,道与德需要相互融合。我总认为“道生德养”,天地万物由道而生,天地万物由德而养,因有道德生养,这世间呈现了最原本最和谐的状态。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。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。在老子的眼里,德亦分上德下德。上德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,以无为为有为从而实现“无为而治”。而下德由上仁、上义、上礼组成,“上仁为之而无为,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”下德是人为规范,以仁义礼为准则,积极推广实行,从而实现人的可治性。“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,处其实而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”老子心心念念的德并非孔子那些仁义礼智信,他更强调率性无为,求的是不受法律不受仁义礼智信束缚的超脱的上德。这才是道法自然。
虽研读一年有余,却依旧茫无所知,行文也粗略不堪,管中窥豹,不足为谈。但今读书之精神却还在。古人云:“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”千古要义,今亦如是。